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0473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无论。

一无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第一,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人们用一个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数据测量它的体积,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选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主体三种形式。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体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我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过程,是指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的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和根本分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步伐。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系的;2.矛盾的普遍与特殊性互相区别的。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质。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万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与愿违的结果。

任何事物内部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克服又保留。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1.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2.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举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性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提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1.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2.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矛盾运动。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提示事物本质的正途径。

第三节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的主观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选客观物质世界。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物质的运动发展是在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两个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本质区别。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产物。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复习处思考

  4、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5、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6、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9、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认识是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认识论就是把人类认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为: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担当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选和被改造的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的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体各自独立进行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形式。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在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脑中重新浮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括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识形式。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2.感性材料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是因为:1.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虑,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的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江堰市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一面。正因为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态度。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有用或使人愉快的的属性。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统一的一面,表现为: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真理指导下形成的。真理的价值具体的表现在它的功能上: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和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才能获得改造世界的成功。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复习与思考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9、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为: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因为: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2.运筹的综合因素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为:1.生产资料所有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4.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1.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2.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3.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4.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交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也称实体性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折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这三种社会形态是分别由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决定。在石器时代,人们靠捕鱼、狩猎和采集为生,主要的产业是渔业和狩猎业,因而可以把这个时代称这为渔猎社会。在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耕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因而可以称之为农业社会。在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机器大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因而可以称之为工业社会。在电子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因而可以称之为信息社会。这样,人类历史就不了一个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简单地说,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韦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为:1.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低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关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者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2.我国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4.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算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文化的三个根本特性:1.文化的创造性2.文化的自由性3.文化的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1.文化具有信息功能2.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3.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4.文化具有认识的功能。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历史发展作用主要表现为: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2.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3.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4.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复习与思考

3、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4、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

6、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7、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

8、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而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也是决定性格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与反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过多,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就相应减少,这时就会发生纸币贬值和物价随之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通货膨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的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中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务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生产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待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的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告剥削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它为提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个别企业率行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应付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关不全部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已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现象:1.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2.则是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大量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以满足资本对劳动生产力有时增加有时减少的需要,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迫使在业工人接受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劳动条件,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统治与剥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形成:1、一方面,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工人阶级,却只拥有社会的极少部分,遭受着失业和贫困的折磨,生活极不安定。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迅速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严重束缚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而,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说来,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利已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1。利已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已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成为主宰资产阶级的灵魂,拜金主义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形成了“我赚我的钱,其他的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4、所以,资本主义利已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已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已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复习与思考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2、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3、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4、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5、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地基本矛盾?

 8、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

 9、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0、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3、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1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1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本质是什么?

 17、为什么说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级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购买阶段。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生产阶段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段。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括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产业资本的运动不能通过一次循环就停止,而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指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或暂时末同劳动务相结合的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在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超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位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第一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同两大类的再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同两大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 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到;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到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加上新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类原有可变资本价值,加上新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地,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在组织性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来说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便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一,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第二,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第三,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复习与思考

1、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是什么?

2、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4、 什么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5、 什么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7、 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8、 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9、 生产价格为什么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10、 超额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11、 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12、 商业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怎样的?

13、 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14、 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利息率是怎样形成的?

15、 什么是股分公司和股票?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16、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17、 土地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

报名留言 留言后,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目前学历:
报考专业:
"自考大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0473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复习资料"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手机通话 微信咨询 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