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74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要
导论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2. 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
2.各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评价
(莫尔,康帕内拉,马布利,摩莱里,傅里叶,圣西门,欧文)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思想路线,剩余价值——理论依据)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1.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析
3.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析
4.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根源
5.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社会发展阶段论,把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
第三章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基本经验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第四章
1.两次历史性飞跃
2.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3.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哪些重大问题认识?
第五章
1.时代主题的转变及原因
2.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社会主义的应对措施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意义
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总趋势
终论(略)
讲义要点
导论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学术界也有称之为社会主义学)。它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冒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有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二是指运动,即为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实践; 三是指思想,即指导这个伟大实践、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作论证的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体系而言的。
科学社会主义,它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冒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广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因科学社会主义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合乎逻辑的继续、发展和完成,它集中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理想和实际的政治效用。我们的课程里所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狭义上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这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并且包括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两个伟大历史进程。作为这两个历史进程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这两个历史进程,即无产阶级实现自己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必然是无产阶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是无产阶级的实践符合客观规律的过程。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三个方面是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并揭示实现这一过程的带普遍性的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则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
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的暴露而出现的。但社会主义思想却源远流长,自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制度性的不公正象现就一直存在着,反对这种现象的努力也始终存在着。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 产生背景:
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的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英国的“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在原始积累中所暴露出来的剥削和掠夺的凶残本性,激起了雇佣工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也使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同情劳动人民,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其理论表现形态便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由于这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各种矛盾尚未显露出来,加上早期无产者还处于幼稚时期,使他们无法认清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无法找到改造社会的有效手段,所以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只能停留在空想的描写上,由此产生了以莫尔、闵采尔和康帕内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
(1)莫尔:《乌托邦》;
(2)闵采尔:“千载太平天国”;
(3)康帕内拉:《太阳城》。
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现存社会制度展开了初步的批判;揭示出私有制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二是采用文学形式,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并对未来理想社会作出空想描写。即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政治制度上专制与民主并存,社会应重视培养新人。
4.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第一,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映,是近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呐喊。
第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理想,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
第三,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主张较为粗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第四,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如带有君主专制色彩的民主政治制度,领导职务的终身制、权力集中,从否定私有制出发否定家庭制等。
第五,它们普遍把资本主义制度与一切私有制一样看作是一种罪恶的制度,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第六,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 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当时的法国虽然还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但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个强有力的新兴资产阶级业已形成。法国资产阶级的一批革命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他们以“理性论”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这一制度的宗教神学等封建观念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但为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而且对于法国早期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和进行的过程中,产生了以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2.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
(1)摩莱里:《自然法典》;
(2)马布利:“共产主义改革方案”;
(3)巴贝夫:“平等共和国”。
3.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理性出发,阐述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4. 主要特点:
(1)以理性论作为批判剥削制度和论证理想社会的武器;
(2)开始摆脱纯粹虚构的幻想,更多地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把理想社会法律化、制度化,即由过去的“空想描写”进入到“空想理论”阶段。
(3)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4)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途径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产业革命全面展开,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扩张,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产业革命全面展开,社会矛盾和危机空前加剧,整个社会分为两大阵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后造成的令人失望的社会现实,表明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合乎理性的社会,虽然新的社会制度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劳动者却因此而更加贫困,社会上的贫富对立更加尖锐化了。这样的经济与政治状况,使得一些思想家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对无产阶级的不幸深表同情。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
(1)圣西门:“实业制度”;
(2)傅立叶:“和谐制度”;
(3)欧 文:“共产主义公社制度”。
3. 主要特点:
(1)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2)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主张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
(3)开始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尝试。
4.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1)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
(2)唯物史观的萌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萌芽,提出了一些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4)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他们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途径作了有益的探索,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和直接的思想材料。
5.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基于理性原则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没有科学的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2)没有找到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主力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找不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物质力量。
(4)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理想社会里还包含了其他的消极成份。如保留着奴隶劳动,保留着殖民地,歧视妇女,宗教神秘主义,“天才英雄”救世说,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和特权等。
客观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历史局限,并不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才能低下,而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造成的。
(1)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2)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
(3)空想社会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4)“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2.各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思想
(一)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1516年他写下了《乌托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这是空想主义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这部不朽之作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批判;二是对未来社会的畅想。
在第一部里,莫尔借拉斐尔之口主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以及广大下层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第一部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羊吃人”和“懒惰、腐化、游手好闲的富人”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造成贫富悬殊等罪恶,批判了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并且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废除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的主张。
在第二部,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第二部通过对虚构的乌托邦社会的详尽描述,精心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诸如财产公有,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生产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度,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重视科学文化事业,人人关心公共利益,实行民主的政治制度,消除阶级压迫,消除城乡对立和工农之间的对立等等。
虽然莫尔的《乌托邦》带有某些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甚至在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中还包含有保留奴隶劳动等思想糟粕,但他的空想方案毕竟鲜明地反映了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要求,对后来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马布利:“共产主义改革方案”
马布利(1709-1785),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马布利著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等著作,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第一次用法典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政治主张。
主要思想:私有制成为人类一切不幸的根源。人人一律平等,没有贫富,人人都是兄弟,普遍认为劳动是光荣的事业,承认任何东西不得据为己有为根本法律。需求越小,幸福越多。
他认为,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是不符合理性和自然秩序的,所以应该把现存的私有制社会改造成“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的理想社会。为此,他注重和致力于拟定向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过渡的立法改革方案,主张通过立法改革使人类逐步恢复理性,限制人们的邪恶欲念,改革现行税制和土地制度,防止财产集中等等。但他坚持反对人们对改善物质生活的欲望和要求,而主张“苦修苦炼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限制消费和生产,实行平均主义。
(三)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圣西门:“实业制度”
圣西门(1760-1825),19世纪初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代表作有《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体系》。
圣西门的思想: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否定资本主义的永恒存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是充满罪恶和灾难的“黑白颠倒的社会”;提出由实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实业制度”是圣西门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抨击之后设想出来的未来理想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从封建社会到未来理想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它必须让位给一个平等、幸福的新社会。他把这个理想社会叫做“实业制度”,并设想了各种改革社会的方案,比如规定在实业制度中,社会组织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反对禁欲主义;主张每个人的收入与他的能力和贡献成正比,反对平均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实现劳动者的协作和联合,等等。此外,他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消亡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有规律的思想.
(2)傅立叶:“和谐制度”
傅立叶(1772-1837),19世纪法国另一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宇宙统一论》、《新世界》、《虚伪的工业》、《论商业》等。
主要思想:“和谐制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无情地揭露了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精心设计了“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里,人们进行大规模地劳动,人人可以自由选择工种,劳动成为最有趣的享受。劳动成果按资本、劳动和能力三者的比例进行分配。
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和谐制度”。“和谐制度”的基层单位叫“法朗吉”,它是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家务、教育、科学和艺术“七种劳动”在内的综合性的生产和消费协作社。在“和谐制度”里,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协作结构的统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旧分工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人们享有选择工作的充分自由,劳动成为最有趣的享受;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劳动成果按资本、劳动和能力三者的比例进行分配;城乡差别被消灭,工业生产遍布于乡村和法朗吉中;实行免费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等。他把这个制度看做是能使人类固有的种种情欲都得到充分满足的理性制度,因此坚决反对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但是,他在这个制度里仍然允许保留私有制和资本剥削的权利,并把建立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国王和资产者身上,幻想和平实现社会变革,反映了其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1802年提出用“和谐制度”代替现存的社会制度,用组织“法郎吉”的试验方法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在“法郎吉”中没有工农差别,没有城乡差别,劳动将成为一种享受,每个人将根据劳动得到公正的分配。
傅立叶力图从历史本身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证明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文明制度”必然为“协调制度”所取代,生产发展水平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
傅立叶认识到法国革命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是“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商业的种种罪行。
但傅立叶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上,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暴力革命,把全部精力放在宣传和实验上,他的学说最终完全变成了空想。
1832年,他曾按自己的理想,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结果第二年就失败了。空想社会主义是不能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但是傅立叶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对工人和劳动群众也起了启发和提高阶级觉悟的作用。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明朗和激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产业革命→机器大生产→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工厂制度→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朗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同时,也只有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人们才有可能对它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真正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转化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规律性,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
产业革命使现代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和现代工业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发生的三次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要求,提出了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主张,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工人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它们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充分显示了它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作用,表明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这就使人们有可能充分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同时,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要求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和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前面,空想社会主义无力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不能给无产阶级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因此,创立以崭新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成为时代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新的事实,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三)19世纪人类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渊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物质经济根源;
(2)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3)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继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又一划时代的功绩。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
(1)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
(3)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驱散了笼罩在社会主义领域的空想的迷雾,终于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时,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经济上表现为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它的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能解决这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便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而获得的科学成就,又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动指南。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体现了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的高度统一。
(1)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主张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理和设想在许多方面都为后来的革命实践证明具有客观真理性。
(2)革命性。其革命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二是它的战斗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在与各种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和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学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运用革命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战斗口号,向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开放性。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全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充实、丰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第二章
1.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国胜利论”不是指所有落后国家或越穷的国家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是必须具有一定条件和符合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才行。
(一)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中轴的社会经济、政治诸种条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中锻造了两个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其一是社会化生产力,其二是现代无产阶级。而这两种武器,在革命发展进程中的现实作用往往是不平衡的。
在落后国家,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毕竟有一定的发展,然而这些国家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为革命发展提供现实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正是这种状况,更快地锻炼了无产阶级队伍,促进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发展壮大。
落后国家只要在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已经具备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即使处于相对不发达状况,也有可能发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形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落后国家再具备了国内国外政治和其他条件,这些因素交织渗透、综合作用,就能加速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
(1)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战争造成资本主义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2)国内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把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二)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是社会形态转折的常态。
从生产方式更迭的历史看,率先建立新生产方式的国家,往往既不是旧的生产方式发展最充分的国家,也不是旧的生产方式最不发达的国家,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尚不充分的国家。
(三)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学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要求冲破旧的社会的外壳,建立更高一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时候,社会旧壳就必然对它起着束缚和制约作用。
原有的社会制度愈是发达和完善的国家,由于对调节、抑制社会矛盾具有比较成功的统治经验,易于维持社会的均势和平衡,因而其社会旧壳就难以被生产力的新要求所突破。
相反,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很成熟,社会外壳不够坚固,一旦生产力的新要求出现,则可能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中较易冲破社会外壳,完成新制度的革命,从而较早进入新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落后国家和地区总是首先发生革命的历史唯物论的解释。
类似俄国、中国这样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并非先天不足,不是早产儿,也不是一种“替代”效应,更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历史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国内和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及局限性?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从1918年3月起,英法日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联合进行武装干涉。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为了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至1920年底,列宁根据当时俄国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主张采取战时共产主义的方法直接过渡。所谓“直接过渡”就是通过比较短的道路,“不经过使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准备时期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所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战争需要。该政策以军事行动为特征,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
v 余粮征集制
v 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v 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
v 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v 经济关系实物化
v 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v 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当时实行以上政策的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在全国城乡建立起纯粹的单一公有制(全民和集体两种形式)的经济,建立起直接由国家调节的高度集中的生产—分配体制系统。
它的特点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
它的基础和实质是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军事政治联盟,其目的是组织产品分配以保证对前线军队和后方工人的物资供应。
(3)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
1918年开始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在战争环境中大显身手。它保障了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对于最大限度地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击败武装干涉者,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建立了工农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有力的领导,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反抗和投机活动,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生产和生活制度。
(4)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
v 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事实
v 脱离了农民的需求
v 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3.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析?
(1)背景:
(2)内容:
第一,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并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第二,在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也就是由全部国有化改为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第三,在商业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第四,改革经济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
(3)评析: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财富和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来创建社会主义。这是经济落后国家转向先进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所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治上讲,就在于通过商品交换这一农民惟一可以接受的经济形式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小商品经济的经济联系,以便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其实质从经济方面讲,是在于面对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尚不发达的现实,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建成社会化的经济创造条件。
列宁所构想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政策体系,是一种基于内外形势的现实主义分析基础产生的完整体制。
列宁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对当时经济落后的俄国转向先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深远意义,而且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4.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模式”(英文:Mode)一词的本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当“模式”这个词被用于形容社会状态时,它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代表统治阶级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特征: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二)基本内容:
1. 经济方面:
(1)在发展工业化战略上,实施依靠独立自主,保证重工业优先而又高速地粗放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2)经济结构体制上,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3)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严格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范围,排斥市场调节;
(4)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以行政办法管理经济,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
2. 政治方面: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个人专权。
3. 文化方面:严格的集中控制,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封闭性。
【补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纯粹的、非商品的、非市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战时共产主义实践相结合。实现这种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不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裕程度,更不是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民主化,而是以行政手段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程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的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性。
v ☆ 单一的公有制
v ☆ 非均衡的经济结构
v ☆ 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v ☆ 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v ☆ 一党执政
v ☆ 中央高度集权
v ☆ 领导人的终身制
v ☆ 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殊地位
v ☆ 思想垄断
v ☆ 自命清高,自我封闭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
1.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根源: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为实现无产阶级对国民经济管理领导权的需要。在非常时期,只能依赖极端化了的权威。
2.政治历史方面的根源: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为迅速建成社会主义,摆脱帝国主义干涉威胁的需要。提出要以战备观点规划国民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且批判了布哈林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和均衡发展经济的主张。同时,认为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立足于从内部积累资金。可以说苏联模式是苏联当时所处的时代的产物。
3. 思想认识方面的根源: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及其主要领导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直接有关。
可以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取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就可以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坚持了马、恩关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并付诸实践,而且第一次使用了两种公有制的概念,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就是公有制:国家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
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过早地消灭私人经济,连个体经济都所剩无几,采取了过早、过急地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措施,以及因低估了小生产的影响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而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农民实行了过左的政策。
认为商品生产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已不是商品;并认为价值规律只限于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资料的生产领域不起调节作用而有影响作用。
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但又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高度集权,个人专断,大规模地肃反,造成严重的个人崇拜,这就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甚至歪曲、丑化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
v
补充:形成原因
斯大林基本上没有越出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设想的框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它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对全国经济的计划管理,实行直接的产品交换,商品和货币将不复存在。
总的来说,斯大林实行政策转变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基础上的。他认为,政治家是不能忽视阶级变动的,国内外所发生的阶级变动,是决定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是斯大林的又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
斯大林首先没有忘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特殊国际环境: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把这一点看做是指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原理”。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实现工业化,要用战备的观点来规划国民经济建设。否则,苏联就有可能在战争爆发后吃大亏,甚至会使社会主义建设前功尽弃。这又是斯大林当时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
斯大林继承了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文化传统,如专制集权,侵略扩张等。
5.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发展阶段论,把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
第一,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够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世界历史在按总规律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
第二,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当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在特殊环境下,可以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现代文明,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二)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
(1)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采取渐进和迂回过渡的方法,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及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2)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3)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把文化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并且还要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三)关于改革国家机关工作及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1)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
(2)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第三章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论述)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不断改革,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其必然性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表现为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情况,适应是主要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就会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将会经常出现。 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加以解决。所以,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可以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制度。
改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初建立的阶段,其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体制和具体制度的建立有一个过程,不会马上就很完善。同时,体制和各项具体制度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否则就会出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停滞和僵化。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则能够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使社会主义的体制和具体制度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经常保持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
总之,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它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通过改革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三)改革是实现新旧体制转换、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紧迫需要。
1.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基本经验?
一、明确改革性质,坚持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历史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和变革。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摸索、创立、改善和完备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体制和一系列具体制度。(P96)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总的任务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新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定型化。(P96)
在对待改革方向问题上,存在着坚持还是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两种截然对立的改革观。前者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后者是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相背离的,其实质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化,这已为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所证实。而在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是坚持了前者。必须坚决反对后一种改革观。
在我国,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自觉地有步骤地进行。要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改革过程中,注意一方面要不断克服僵化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御迎合西方“和平演变”的一切思潮和行动。
在改革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管理体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应分清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必须坚持的,哪些属于管理体制是可以改革甚至是非改不可的。防止与纠正在对待这两者关系上“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或者把僵化的管理体制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的“左”的倾向;或者离开社会主义轨道走上歧途的右的倾向。
二、为实现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开始时,总的任务内容大体上都是首先革除过去由于特殊原因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缺乏活力的传统旧体制、旧模式的弊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并再经过一定时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探索,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化包括若干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阶段改革的目的和任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出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因为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和道路不可能完全一样;并且又因为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独立自主性和差异性,因而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必然具有多样性,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本民族特点的建设道路。
三、正确处理好进行全面改革时的各种关系。
(1)要处理好在全面改革时各系统的关系,并力求各种政策措施配套。
(2)在全面改革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采取迂回式和渐进式策略推进 。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不断加深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确保实现改革目的。必须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使三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总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改革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改革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和掌握其规律性,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胜利。
3.用“合力论”分析苏联东欧巨变原因?
苏联解体的三个阶段:
(1)实施“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2)传统派与激进派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3)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
(一)以“合力论”和“重点论”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
依据“两点论”中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和“重点论”的原理,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各种原因作比较,其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现实原因是主要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主要的;国内原因与国外原因,国内原因是主要的;党内原因与党外原因,党内原因是主要的;而比较以上诸主要原因,则内因更主要,而内因中关键的原因是执政党实行了错误的领导。
也就是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苏联、东欧各执政党奉行了错误的思想政治路线,把党的指导思想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从而启动了苏联、东欧各国全面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局势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了党变质、国变色。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又先左后右,终于巴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了。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内因剖析。
第一,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改革迟缓,且把改革变成“改向”。
第二,经济长期陷入困境成为剧变的深层内因。
第三,历史旧账积压和民族矛盾激化成为剧变的内部导因。
(三)西方大搞“和平演变”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是加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外因。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美国政府为了瓦解前苏联的秘密战略,巧妙发动的政治、经济、心理、外交、军事等方面攻势。
补充:
(四)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1)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2)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3)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不满。(4)苏联的全面福利制度和高福利、高消费水平也是苏联经济日益衰败的重要原因。
(五)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六)民族问题对苏联解体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七)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忽略了三种情况:(1)第一是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自由脱离苏联的权利;(2)第二是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依赖性没能经受住沉重危机的考验;(3)第三是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自治化过程。
第四章
1.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背景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及其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集中表现了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而其中邓小平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创始者和奠基者。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逐步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后来在党十五大称为邓小平理论)。该理论包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等内容。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明确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新时代新形态的理论体系,从其所包括的丰富内涵看,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总概括,因而可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中之重、新中之新,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该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略)
其次,该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略)
再次,该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略)
2.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见教材P.130-141)
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作出了新概括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及其意义
邓小平在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刻地总结了国内外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站在时代的高度,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明确认识。他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谈话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精辟地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这个概括总的来说,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方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它包含三个要点: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要点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经途径,这个要点把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社会区别开来;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是从根本目的、最终目标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涵。这三个要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这一概括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雄厚的物质基础 →
(1) 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科学 认识;
(2) 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之间的界限 →本质、特征、体制(模式)的区别 。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新贡献
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解做出了新贡献。
一是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后又进一步理解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二是在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又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了新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探索和认识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认识及其意义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深刻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划分阶段的,并逐步提出和论述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新的科学论断。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作为该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系统理论。这是从理论上的一项重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阶段论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对社会发展当前所处阶段的判断,关系到能否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论是超越历史还是落后于现实,都会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损害。因而在实际中,应把长期性和阶段性结合起来。
三、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和经济体制的认识实现了新突破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经济的认识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历史上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认识,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及价值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毫不相容,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经济则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本质上属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这种传统观念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使人们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并为提出和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好了理论准备。在邓小平的思想指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们党又在1993年11月召开了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总体设计,勾画了基本框架和总体蓝图。这个基本框架,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由五个主要环节或者五大支柱构建而成。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上五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个基本框架和总体蓝图,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党的十五大报告除了再次肯定以上总体框架外,对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作了突破性的阐述,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并且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作了更充分的肯定,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文献的精神,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长期以来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把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进一步向前推进。
其中提出的目标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特别是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
并且提出今后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坚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由计划商品经济框架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了把社会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看做不能兼容、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基本方向,对于解放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突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传统观念和框架、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崭新理论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也将产生重大的积极意义。
3.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哪些重大问题认识?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当今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关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升华,并积极借鉴古代和当今世界对发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主题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与邓小平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发展是第一要义。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我们要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与上述“五个统筹”的具体内容相联系,就是要统筹处理好“四种利益关系”,即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五个统筹”的工作内容和“四个统筹”的利益关系,概括起来就是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五)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科学发展观不是不重视速度,而是强调以质量为中心,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辩证统一,追求一种有质量、讲效益、结构优化的速度,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追求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课本】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一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认识。
二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认识。
三是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
四是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三、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促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认识
一是进一步对党建工作提出明确的新思路
二是求真务实的提出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认识
补充:改革开放30年 五大成就五大不足
(1)五大成就
成就 1——创造经济奇迹,国力强盛
成就 2——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经济自由化程度渐与国际接轨
成就 3——重视人才教育、科技发展
成就 4——提升人民自由度及创造力 大幅改善民生
成就 5——摒弃三个世界理论,和平外交降低意识形态色彩
(2)五大成就
不足 1——政治改革进展缓慢,与经济改革现状明显不适应
不足 2——官员中的贪污腐化,引发各种社会冲突
不足 3——城乡、东西部以及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各种矛盾
不足 4——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造假、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
不足 5——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
4.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P.168)
(1)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2)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3)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4)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5)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6)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7)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8)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9)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10)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补充:
王伟光: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3、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4、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5、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6、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7、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8、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9、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10、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1.时代主题的转变及原因?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时代,就是指按照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某个阶级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依据各个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已开辟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必然经过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到达社会主义时代。
时代的主题就是某个小时代中最突出的最能反映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时代的主题会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大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时代主题。
(一)现时代主题转变的表现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战争与革命一直是时代的主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时代的主题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主要表现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激烈冲突的局面已被新的斗争形式所替代。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其内涵概括来说就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当今世界有待解决的两个带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在这个历史发展阶段,战争因素明显减少,和平呼声越来越高,革命时机尚未成熟,经济发展尤为迫切,整个世界政治形势趋于缓和。求和平、谋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
人类社会开始逐步进入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小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调整,表现为:从对立、对抗到对话、合作;从热战冷战到和平共处;从经济封锁和禁运到加强联系和合作;从军备竞赛到综合国力竞争。但是,当今世界的大时代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适应时代的潮流,重新认识和确立新形势下的战略任务,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并以此作为党和国家制订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二)现时代主题转变的原因
(1)战争与和平的因素此消彼长。这是因为: 第一,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二,世界和平力量日益壮大。第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2)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从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问题上,与革命相比,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课题。促进经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变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2.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从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问题上,与革命相比,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课题。促进经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变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初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进入7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迸发,许多国家至今仍未挣脱困境。因此,加快发展速度、克服“滞胀”是发达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以后,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国家至今仍未能摆脱贫困落后、对外依附的状况,主要经济命脉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上。因此,加速经济发展、争取经济独立、改变贫穷落后状况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
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不发达国家发展过来的,要改变落后面貌,赶上发达国家,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它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创造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就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由此可见,促进经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变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一系列会议,为拟定和倡导最新的重大发展目标提供了舞台,将提高妇女地位、人权、环境保护和改善纳入发展范围。在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上,会员国通过了一系列范围广泛的千年发展目标。此外,难民、有组织的犯罪、贩毒和艾滋病等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球性问题。一个地区持续出现贫穷与失业,很快就会波及其他地区。一个国家的金融不稳定,立即会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受到影响。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新转换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在世界走向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曲折前进。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既有提供的机遇又会遇到严重的挑战与威胁。
3.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使整个世界经济活动摆脱民族国家的限制,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的一种运动和过程。这一过程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世界主体市场的形成为标志。
广义的全球化是指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全方位沟通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与趋势。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作为一场的革命,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和世界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一,经济全球化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使世界各国取长补短,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二,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产品能够更加便捷、顺畅地实现;其三,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成果和信息在世界各地更加顺利地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其四,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2)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具有弊病,存在风险。
其一,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是发达国家占优,游戏规则对发达国家有利。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会造成生产要素和利润向西方国家流动的结局,发达国家甚至会利用全球化的机会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从而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加剧世界的两极分化。其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矛盾和负面的东西,诸如阶级剥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扩大和蔓延到全世界。其三,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驱赶”到一个屋檐下,造成了不同文明、制度的接触与碰撞,派生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参与其进程;又要有所选择、趋利避害。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公平、共存、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而不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更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本的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但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1)在全球化浪潮下,体现传统主权的国家控制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2)全球化浪潮的制度化进程也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3)全球化导致大量的跨国力量膨胀,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
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最大利益,取得了新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而且依仗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各方面优势,控制全球化进程,为全球化发展制定规则,使全球化进程符合它们的利益。因此,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其主要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2)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3)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第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上文)
第二,维护政治主权,走适合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三,保护民族文化,抵御西方文化有害因素的侵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
所谓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主要表现为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30个左右,参加的国家约150个左右。EU、NAFTA、APEC。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发达资本主义。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在战后经历一系列的震荡和危机之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变化更大。随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它们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春风得意的时代。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普遍经历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大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第三,阶级结构发生了大变动。中间阶层日益壮大
第四,改善了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并推行社会改良政策。人民资本主义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劳动条件、生活条件改善,管理民主化
第五,垄断有了新发展。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
第六,殖民统治采取了新的形式。工具手段,制度机制,干涉内政
第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了合作关系。协调合作
【补充】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1、个体资本所有制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3、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 1、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的本质
• 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的本质,是雇佣和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人生产过程开始,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 2、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二)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危机形态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其一,国家机器的分权制衡发生变化,行政权力膨胀成为普遍现象,权力中心由议会转向政府。
其二,民主和法制进程取得新进展。
其三,利益集团和新闻舆论的作用日益增大。利益集团是由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价值目标所维系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关键区别在于一般不直接谋求执掌国家权力。
其四,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不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引起的。
第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物质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 争取到“民主”和“福利”
第三,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以三种方式扩大剩余价值的数量和来源:积极采用新技术 ;进行经济政策上的某些改良 ;大肆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第四,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斗争的产物。争夺对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垄断,加速了垄断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协调
第五,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影响和触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压倒社会主义,注意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进行一些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良
发达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但不能消除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更发展、更深化了。历史的发展将会继续证明,没有任何灵丹妙药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其固有的矛盾和危机,能使它逃脱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命运。
【补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其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力量。
其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其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四,西方国家中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总之,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补充】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各个层次和方面,要从多视角、多方面去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力求全面认识,避免简单化。
1、资本占有形式日趋多样化的趋向与财产私人占有关系继续发展的趋向同时并存。
2、经济运行“有政府状态”趋向与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发展趋向同时并存。
3、分配兼顾社会公平的发展趋向与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向同时并存。
4、工人阶级社会、经济、政治地位明显提高的趋向与阶级剥削、压迫继续加深的趋向同时并存。
5、科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趋向与社会危机日趋加深的趋向同时并存。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意义?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作证明的,而是为它的“灭亡论”进一步作印证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有特殊意义,它在客观上为社 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各种条件。
(一)科技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生产力条件。(略)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做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略)
(三)白领工人的不断增加,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着素质更高的阶级力量。(略)
(四)推行新殖民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着广泛的同盟军。(略)
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但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反而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历史终究会宣告: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总趋势?
(一)世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出现低潮和高潮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然而,新旧事物的交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量变和部分质变的积累过程以及经过长期的对抗、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的。
自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来,就已经多次出现过高潮和低潮的曲折变化。社会主义运动现阶段的低潮,是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这些内、外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社会主义的低潮状况也是一定可以改变的。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低潮,仅仅是发展前进中的低潮,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社会主义的消灭。它与以往的低潮相比,情况要好得多,起码现在社会主义的阵地要广阔得多,强大得多,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果要显著得多、巩固得多。共产党人经受了低潮的严峻考验和锻炼,也成熟得多、聪明得多了。
(二)“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的统一,任何悲观或急躁的情绪都是不对的。
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但另一方面又谆谆告诫全世界的无产者:“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只有把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做清醒、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才能不至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和曲折或者顺利发展时,陷入悲观失望之中或者陷入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境地。
世界社会主义是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但是由于当今条件尚不具备和不成熟,故还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取得完全胜利之前,要经受许许多多的曲折与磨难,会反复出现低潮现象也是难免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同步渐进、辩证发展的长过程。
只要我们站在这样的历史制高点上,坚持以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曲折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就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左”或“右”的各种思想干扰,去迎接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反复,坚定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无论怎样曲折和反复也改变不了其总趋势。
社会主义不是谁强加给社会的怪物,而是历史安排给资本主义的合理继承者;它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只有建立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美好富裕生活的社会主义制度,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去办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事实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
现在资本主义在发展进程中,为适应日益社会化的大生产,不得不引入一些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实行一些社会主义的做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改良政策,这在客观上就是资本主义自己呼唤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因素。它被迫改良、调整一次,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扬弃一次,但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和调整是有限度的。只要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问题就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就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社会主义事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决不会因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低潮而消失和改变。
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虽然延缓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但由于其固有矛盾无法消除,它就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虽然在实践中遭受严重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它所遭受的挫折和付出的代价必然会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
【补充】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归根到底是由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其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其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地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其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而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资本的不断积累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了,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前提。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愈益社会化的大企业,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社会化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而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其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为它自己准备了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但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反而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历史终究会宣告: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补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总趋势
一、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方向和趋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情况,也确实影响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出现了相当复杂的情况。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
首先任何社会矛盾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不例外,当矛盾激化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同样会起作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情况下,会在现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其次,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过程中,上层建筑的推动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仍然受自身内在因素和矛盾运动规律的制约,必然要向社会主义过渡。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必须受自身经济基础的制约。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从根本上说是受其自身基本矛盾的制约。当代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力量对自身生产关系作了某些内部调整,使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种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由它产生的一切社会矛盾。只不过矛盾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已。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
首先,根据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论断,就决定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后会面临一个发展生产力,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任务。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过程。
其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过渡,从世界范围看,往往要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过程,其中有起义、革命和胜利,也有反复、倒退和复辟。
再次,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种转变也是漫长的。这是因为:(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但资产阶级还在相当程度内有可能调节这个经济制度的某些环节,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二)各国的经济政治情况千差万别,它们最终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逐步的复杂的过程。(三)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当代资本主义也是如此。
最后,从当今世界形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共存的格局来看,还将维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应该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具有比较成熟的一套经济体制来保证其经济运行,而社会主义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要建立一套适合生产力要求,符合国情又运转良好高效的经济体制,尚需探索一段时间,并难免会走弯路。因此,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必然是一个反复曲折的长过程。
尽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三、要从历史必然性与发展过程长期性的统一上去考察分析新变化,力求辩证地看问题,避免形而上学。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资本主义灭亡与发展过程长期性的统一,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去向就要把握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1、必须充分肯定和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二重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具有明显的历史二重性,即根本制度的腐朽性和现实存在的合理性、被取代的必然性和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同时并存。
2、应该充分估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形式和方式的多样性
资本主义必然是要灭亡的,但它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方式将是多样的和灵活的。
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结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在旧社会向新社会的转变中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方式。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所作的改革、调试的继续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将会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多样性。
3、要明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历史定位与关系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竞争是一个基本现实。在这个现实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两种制度力量对比的总情况是西强东弱。
因此,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主义制度,目前并无能力也无可能取代强势的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应立足于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竞争的观念基础上,大胆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而后逐步取得比较优势。这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
终论(略)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